环秀街道简介

环秀街道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的一个街道,地理位置属于华东地区,行政代码是370282001,座机区号为0532,邮政编码为266000,辖区面积为29.8km,2016年最新统计常住人口约为约5.7万人,平均人口密度为1913人/km,车牌号码前两位是鲁B,身份证前6位是370282。

环秀街道市行政区划

区域名称 行政代码 面积 简介
环秀街道 370282

后东城村村庄由来明朝永乐年间,汪先福祖先到此安居建村,继之迁来、吕、王、宫、于等姓搬来居住。村名的起源据说时在村南要建县城。因水源缺少,未能建成,因此命名为后东城村。政区人口该村位于即墨市城南部。距县城八里,居青烟公路与城阳公路交叉处,“绰号八里叉”。南临前东城村,北靠国家泊子村

后东城村 370282

后东城村村庄由来明朝永乐年间,汪先福祖先到此安居建村,继之迁来、吕、王、宫、于等姓搬来居住。村名的起源据说时在村南要建县城。因水源缺少,未能建成,因此命名为后东城村。政区人口该村位于即墨市城南部。距县城八里,居青烟公路与城阳公路交叉处,“绰号八里叉”。南临前东城村,北靠国家泊子村

磨市村 370282

磨市村村名由来由于周边的石坑村、大庙山、东城山、马山等村庄出产石磨到本村来卖,逐步将村中庙后至庙西的街道发展成买卖石磨等石器的市场,即现在的磨市街,磨市村的村名由此而来。政区人口磨市村位于共济桥以东,墨水河南岸,东南方与付浆庄村一街之隔,南与花园村,西与河南村、郭家巷村相交合。1

后南庄村 370282

后南庄村村庄由来据传:明永乐时(1403-1424),阎姓从云南迁来在南庄北0.3公里处立村,称后南庄。《即墨县乡土志》标有此名。政区人口全村有耕地面积66亩。2006年,全村共有69户,总人口为231人,其中劳动力人数有83人。经济发展2006年,全村粮食总产量达到8吨,经济总

前南庄村 370282

前南庄村村庄由来在三里庄西偏北1.5公里处。据传:明洪武时(1368-1398),胡家村胡姓一支迁至此地立村,因位于故里之南,故称南庄。后南庄形成,改称前南庄。《即墨县乡土志》标有此名。政区人口全村有耕地面积200亩。2006年,全村共有242户,总人口为692人,其中劳动力人数

李家西城西村 370282

李家西城西村村庄由来在大同街西南5.3公里,墨水河南岸。据《张氏族谱》载,明永乐二年(1404)张氏立张家西城,系因地处西城疃后而得名。民国时的征粮册籍仍称张家西城为西城河北。两书所述的西城,显然系指此村。故此村之建立应先于张家西城。明清福海乡西西城社的社名当系由此村名而来。据传

李家西城东村 370282

李家西城东村村庄由来在大同街西南5.3公里,墨水河南岸。据《张氏族谱》载,明永乐二年(1404)张氏立张家西城,系因地处西城疃后而得名。民国时的征粮册籍仍称张家西城为西城河北。两书所述的西城,显然系指此村。故此村之建立应先于张家西城。明清福海乡西西城社的社名当系由此村名而来。据传

冢子头村 370282

冢子头村村庄由来在大同街南偏西2.6公里处。据《江氏族谱》载:明嘉靖时(1522-1566),江氏来此地立村。因村南村北各临一巨冢,取村名冢子头。此二冢今已铲平。其用砖经鉴定系含砖。同治《即墨县志》标有此名。政区人口2006年,全村共有189户,总人口为768人,其中劳动力人数有

傅家庄村 370282

傅家庄村村庄由来在大同街东南0.6公里,墨水河西岸。据此村关帝庙碑载:唐朝(公元618-907),傅姓居此立村,称傅家庄。后王、孙等姓迁来,人口繁衍,村名沿用。《即墨县乡土志》标有此名。政区人口2006年,全村共有90户,总人口为378人,其中劳动力人数有133人。经济发展200

郭家巷村 370282

郭家巷村村庄由来在大同街南0.5公里,墨水河南岸。据《即墨杨氏家乘》中附载之“郭琇墓志铭”:郭氏:“其先青州人,明永乐中(1403-1424)迁即墨城西南繁其宗,今名郭家巷”。《即墨县乡土志》标有此名。政区人口2006年,全村共有410户,总人口为1579人,其中劳动力人数有82

三里庄村 370282

三里庄村村庄由来在县城东南5公里,大庙山南麓。据《李氏族谱》载:明洪武时(1368-1398),籍异宗别的三家李姓逃难至此地立村,称三李庄,后演变为三里庄。同治《即墨县志》标有此名。政区人口2006年,全村共有428户,总人口为1380人,其中劳动力人数有746人。经济发展200

大韩村 370282

大韩村村庄由来在大同街西南2.5公里,墨水河东岸。据传:明永乐二年(1404),韩姓兄弟二人由云南迁至此地立村。兄所立村称大韩村。今大韩村已无韩姓,宫姓占大多数。同治《即墨县志》标有此名。政区人口全村有耕地面积220亩。2006年,全村共有630户,总人口为2412人,其中劳动力

小韩村 370282

小韩村村庄由来在大同街南偏西2.5公里处。据传:明永乐二年(1404),韩姓兄弟二人由云南迁至此地立村。弟所立村称小韩村。李姓、江姓、邹姓较多。同治《即墨县志》标有此名。小韩村是第四野战军革命烈士江训世的故里。政区人口全村有耕地面积110亩。2006年,全村共有470户,总人口为

东兴家疃村 370282

东兴家疃村村庄由来在三里庄北偏西3公里处。据传:明洪武时(1368~1398),尹姓最早定居于此,至清嘉庆时(1796~1820),邢姓迁来,始定村名为邢家疃。建国前,因村中间南北沟冲刷加宽,形成东西两村。合作化时,书面上改为东兴家疃、西兴家疃,含向往兴家立业之意。政区人口全村有

河南村 370282

河南村村庄由来明洪武时(1368-1398),宫姓一支自云南迁于墨水河支流土桥头河之南,三里庄西南约0.25公里处立村,称河南村。《即墨县乡土志》标有此名。政区人口河南村有532户,1928人,其中男908人,女1020人,有残疾人5名,全为汉族。以刘、张、赵、管四姓为主。全村村

烟台前村 370282

烟台前村村庄由来在三里庄西2公里处。1959年兴建石棚水库时,张家土桥头、秦家土桥头各有部分迁此地建立新村,因在烟台岭之前,故称烟台前。政区人口全村有耕地面积15亩。2006年,全村共有48户,总人口为137人,其中劳动力人数有59人。经济发展2006年,全村粮食总产量达到3吨,

前东城村 370282

前东城村村庄由来在大同街南偏西5公里处。据《林氏族谱》载:明永乐二年(1404),林氏奉旨从福建迁至东城。传说在此以前,曾有汪、冯、韩、阎等姓住过。后东城形成后,改称前东城。明、清里仁乡东西城社之东城,应系指此村。据传古代曾拟在此村西建城,因水源不足未成。因而此村得名东城。《即墨

张家土桥头村 370282

张家土桥头村村庄由来在大同街南3公里,石棚水库西岸。据传:元末,战乱灾荒频仍。民不聊生,张氏兄弟漂泊至今土桥头西岸立村,因东临土桥,取村名土桥头,后为与林家土桥头区别,改称张家土桥头。此村孙姓聚居部分,特称孙家土桥头。1959年,兴建石棚水库,此村因位于库区而西迁于今址,小部分迁

西兴家疃村 370282

西兴家疃村村庄由来在三里庄北偏西3公里处。据传:明洪武时(1368~1398),尹姓最早定居于此,至清嘉庆时(1796~1820),邢姓迁来,始定村名为邢家疃。建国前,因村中间南北沟冲刷加宽,形成东西两村。合作化时,书面上改为东兴家疃、西兴家疃,含向往兴家立业之意。政区人口200

石棚子村 370282

石棚子村村庄由来在三里庄西北3公里,石棚水库东岸。据传:此村原处有一块棚状巨石。清顺治时(1644-1661),黄、迟两家迁来立村,名村为石棚子。1959年修建水库,原村适位于拦河坝基部,大部拆除动迁于今址。同治《即墨县志》标有此名。政区人口全村有耕地面积60亩。2006年,全村

南叫儿埠村 370282

南叫儿埠村村庄由来民国以来,东叫儿埠发展扩大,解、赵两家又各成聚落,原解姓所居区段改称南叫儿埠。政区人口全村有耕地面积328亩。2006年,全村共有141户,总人口为467人,其中劳动力人数有474232。经济发展2006年,全村粮食总产量达到19吨,经济总收入为331万元,人均

西山前村 370282

西山前村村庄由来在三里庄南偏西2.3公里处。据传:明万历时(1573~1619),江姓立村于训虎山南麓,称山前村。后来,村庄扩大至大道以东,形成东山前,原山前随之改称西山前。《即墨县乡土志》标有此名。政区人口全村有耕地面积339亩。2006年,全村共有470户,总人口为1490人

东山前村 370282

东山前村村庄由来在三里庄南偏西2.3公里处。据传:明万历时(1573-1619),江姓立村于训虎山南麓,称山前村。后来,村庄扩大至大道以东,形成东山前。《即墨县乡土志》标有此名。政区人口全村有耕地面积105亩。2006年,全村共有161户,总人口为485人,其中劳动力人数有225

国建村 370282

国建村村庄由来石坑在三里庄西北1.5公里处。据传:明永乐时(1403-1424),王姓由云南迁来,原村北有一个采石坑,取村名为石坑。同治《即墨县志》标作石硁,1959年兴建石棚水库,因原址位于水库区内而全部拆除。部分迁于三里庄西0.75公里处,因新村系由国家筹建,故称国建。政区人

石泉村 370282

石泉村政区人口全村有耕地面积195亩。2006年,全村共有180户,总人口为545人,其中劳动力人数有318人。经济发展2006年,全村粮食总产量达到75吨,经济总收入为567万元,人均纯收入为4800元。

林家土桥头村 370282

林家土桥头村村庄由来在三里庄西北2公里,石棚水库东岸。据传: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尹姓来土桥头河东岸立村。因原处地临土桥,取村名土桥头。后林姓迁来,人口兴旺,改称林家土桥头。同治《即墨县志》标有此名。1959年新建石棚水库时,因原址位于水库区内而拆除动迁于今址。因在河西之柿

西柞树庄村 370282

西柞树庄村村庄由来在三里庄南0.7公里处。据《王氏族谱》载:明洪武时(1368-1398),王姓迁来此地定居,村东有一片柞树,故称柞树庄,又称王家柞树庄。1958年与河南村组成西柞树庄大队,今称西柞树庄。政区人口全村有耕地面积150亩。2006年,全村共有265户,总人口为937

塔元头村 370282

塔元头村村庄由来在大同街东南2公里,墨水河南岸。据传:明永乐时(1403-1424),江姓、朱姓迁此地立村,因西临塔院寺,故称塔院头,后演变为塔元头。塔院寺,今圮,曾以其巨型石雕卧佛著称。政区人口全村有耕地面积45亩。2006年,全村共有360户,总人口为1190人,其中劳动力人

庙头村 370282

庙头村村庄由来在大同街南偏西3.5公里,墨水河东岸。据传:明永乐时(1403-1424),张、史、杨、萧四姓迁来此地立村,因村东有一关帝庙,取村名庙后。清康熙时(1662-1722),村人姜元衡点翰林,扩建关帝庙,改村名为关帝庙头,后简称庙头。同治《即墨县志》标有此名。并载:姜元

王家庄村 370282

王家庄村村庄由来在大同街西南2.8公里,墨水河东岸。据传:明嘉靖时(1522-1566),王姓从莒县迁来此地立村,称王家庄。《即墨县乡土志》标有此名。政区人口全村有耕地面积27亩。2006年,全村共有320户,总人口为1217人,其中劳动力人数有567人。经济发展2006年,全村

孙家官庄村 370282

孙家官庄村村庄由来在大同街南2公里,石棚水库拦河坝外。据《孙氏族谱》载,自汉以来,孙氏即世居于此。自明天启时(1621~1627),村人孙绳武荣任五省军前监纪之后,村名改称孙家官庄。政区人口2006年,全村共有300户,总人口为1008人,其中劳动力人数有580人。经济发展200

王家官庄村 370282

王家官庄村村庄由来据传:明末,王姓迁至孙家官庄西0.3公里处立村,附庸邻村,称王家官庄。政区人口2006年,全村共有384户,总人口为1174人,其中劳动力人数有646人。经济发展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为13385万元,人均纯收入为8676元。

花园村 370282

花园村村庄由来在大同街东南0.6公里处。据传:明末,兵部尚书黄嘉善之女嫁城南江姓。黄在江家门前修一花园作为陪嫁,后即名村为花园。建国后此花园的土山与莲花池等遗迹犹存,今已移山填池,成为居民区。政区人口2006年,全村共有100户,总人口为348人,其中劳动力人数有126人。经济发

窑上村 370282

窑上村村庄由来在三里庄西北0.25公里处。据传:明洪武时(1368-1398),宗姓来此地立村,因村前筑窑烧砖,取村名窑上,1980年地名普查时,更名为西窑上。政区人口全村有耕地面积120亩。2006年,全村共有220户,总人口为700人,其中劳动力人数有470人。经济发展200

国家泊子村 370282

国家泊子村村庄由来在大同街南偏西4公里,烟青公路东侧。据传:明永乐时(1403-1424),宫、薛两姓来此地立村,因东临水泊,取村名泊子。国姓、张姓相继迁来,今已无宫姓、薛姓。1980年,地名普查,更名为国家泊子。政区人口全村有耕地面积420亩。2006年,全村共有580户,总人

胡家村 370282

胡家村村庄由来在大同街南0.8公里处。据传:明洪武时(1368-1398),胡姓从云南迁来此地立村,称胡家村。《即墨县乡土志》标有此名。后胡姓外迁,于姓等居此,村名沿用。政区人口2006年,全村共有260户,总人口为946人,其中劳动力人数有472人。经济发展2006年,全村经济

东叫儿埠村 370282

东叫儿埠村村庄由来在三里庄东南2.5公里处,系训虎山东一丘埠,即“童恢训虎”故事中,失子老妪悲怆呼喊之处。据传:明洪武时(1368-1398)解姓迁至叫儿埠前立村,即名村为叫儿埠。为区别于西叫儿埠而随之改称东叫儿埠。《即墨县乡土志》标有此名。政区人口全村有耕地面积110亩。200

东柞树庄村 370282

东柞树庄村村庄由来在三里庄南0.7公里处。据《王氏族谱》载:明洪武时(1368-1398),王姓迁来此地定居,村东有一片柞树,故称柞树庄。此后,曹姓迁至柞树庄东0.4公里处立村,称曹家柞树庄。杨姓迁至柞树庄东偏南0.4公里处立村,称杨家柞树庄。袁姓迁至柞树庄东南0.5公里处立村,

环秀街道详细介绍

   街道名由来 因即墨城南城门而得名。即墨城为隋代所建,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274年)扩建,城以土筑,开南、东、西3门,南曰“景岱”。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重修城池,易土以砖,因即墨城南面处在秀美山川的环抱之中,改题南门旧额为“环秀”。
   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环秀街道办事处辖38个行政村,总人口56965人,其中男27937人、女29028人。总面积29.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6公顷。2006年全街道完成生产总值56.9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0%。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326万元、38.38亿元和18.5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96%、37.71%和23%。地方财政收入9207万元,财政支出3743.6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7384元,比上年增加893元。
   农业 2006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价)670万元,其中农业148万元、林业65万元、牧业457万元。粮食总产552吨,下降22.4%;花生总产157吨,下降46.3%;蔬菜、瓜类总产114吨,下降64.7%;水果总产89吨,增长2.3%。大牲畜年末存栏362头,猪年末存栏1777头、年内出栏2059头,家禽年末存栏7万只、年内出栏1.6万只。

   工业 2006年全街道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136.35亿元,增长20%。限额以上工业企业81家,工业总产值(现价)110亿元,工业销售产值(现价)104亿元,固定资产小计8.2亿元,资产合计34.53亿元,负债合计19.83亿元,利润总额14.19亿元,利税总额16.74亿元。限额以下工业企业1094家,工业总产值(现价)26.33亿元,销售收入21.29亿元,上缴税金3962万元,利润总额6703万元,资产总计1.12亿元,负债总计5527万元,实收资本2265万元。
   招商引资 2006年全街道引进外资企业17家,共有外资企业106家,商务部统计实际到位外资2799万美元,外管局到位外资805万美元;引进内资企业56家,实际利用内资4.6亿元;出口创汇2.65亿美元。
   各项社会事业 2006年全街道有初中2所,小学9所,共有在校学生4546名;幼儿园22所,入园幼儿2143名。有卫生院5所,医疗室(站)64个。人口自然增长率4.87‰,计划生育率99.84%。
   环境建设 2006年,街道党工委以改善居住环境、提高街道区位、推进城市化建设为目标,硬化道路面积10余万平方米,铺设雨水和污水管道8000多米,浆砌排水沟6000多米,完成了环秀小学东路、张家土桥头进村路、石棚水库周边道路、西山前进村路等南域5.1万平方米的道路建设工程,构筑起四通八达的大交通网络。同时,加大了对重点区域和村庄环境的综合整治力度,先后对墨水河岸庙头段、石棚水库坝下坡地进行了大规模的绿化、美化,实施了16个城中村改造,清理和拆除了湘江一路东段、城南小学、市南中学等处的乱搭乱建和占路摊点;完成了泰山一路拆迁,整修村庄街道22万平方米、修砌排水沟1.4万米、铺设雨、污水管道7600米、修筑河坝和引洪道1450米,绿化2万多平方米,圆满完成了11个库区移民村庄的“三通二保一环卫”目标;新建了39个垃圾中转站,在张家土桥头新建了大型压缩式中转站,填置了垃圾运输车,充实了村级环卫队伍力量,街道环境水平大幅提升。
   园区建设 着眼加快与青岛市区的对接和增强环境竞争力,按照“明确定位、突出特色、多元投入、集聚产业”的原则,持续加大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力度,2006年在金山项目区又增修了3条宽8米总长1000米的水泥路,在东城山及周边新修6条总长8.3公里,总面积9.3万平方米的园区道路,进一步拓展了“两山”项目园区的路网,使得整个园区四通八达,有力提升了周边土地的价值,拓宽了经济发展空间,搭建起招商引资的承载平台。年末金山项目园已有30家企业落户,总投资3.2亿元人民币;东城山项目区也签约了15个项目,占地3005亩,计划投资3亿元人民币。
   民心工程建设 以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直接、现实的就业、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等重点问题为切入点,着力实施富民利民的民心工程,让人民群众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实惠。围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年内新建成了8个村级文化大院,新增有线电视用户1200户,改造了11个库区移民村庄3373户的自来水。围绕促进农民充分就业,实施劳动力培训转移和就业安置工程,全年培训劳动力1600人,转移1100人,办理就业备案和就业指导1200多人。围绕改善办学条件,增加了教育设施配套建设资金投入,建成了市南中学语音教室、三里庄小学多媒体室,完成了一批中小学校的设施配备和环境改造,实行了奖学金制度,中考综合考评取得全市第二的好成绩。围绕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新建了16处、改建了19处“四室齐备”的农村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街道和村庄拿出60多万元补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为8000余名城镇无医保居民办理了合作医疗,救助大病医疗对象51名,计生为妇女健康查体2.5万人次。围绕提高-救助保障,街道和村庄补助资金2000多万元为4616名农民办理了基本养老保险,建成了总建筑面积1460平方米的街道中心敬老院,为6户家庭无房和危房残疾人新建和修缮了住房,为165名残疾人办理了劳动技能康复专项补助,为64名贫困家庭的大、中、小学学生发放了助学金;深入开展了“访贫问苦送温暖”活动,对455户困难家庭、优抚对象等进行了帮扶,为201人办理了农村生活保障,为893名80岁以上老年人办理了体检补助。围绕移风易俗,大力提倡厚养薄葬,投资300万元建成了占地20亩的大庙山怀念堂,该怀念堂能够容纳1万余个骨灰盒;后东城村也投资100万元建成了可容纳3000余个骨灰盒的怀念堂。这两个怀念堂的建成,为殡葬习俗的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年末已有1200余个坟墓迁入了怀念堂,腾出可利用土地100余亩。同时,认真落实了上级农业税减免、小麦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这些民心工程的实施,使广大农民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实惠,形成了全街道稳定和谐的大好局面。
   基层组织建设 按照“建设群众满意工程”的要求,卓有成效地开展保持0员性教育活动,建立起党员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加大对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力度,举办多次干部集中培训班,提高了镇村干部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干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协作意识明显增强。加强村级班子建设,集中解决了8个村庄连续3年以上未发展党员问题,适时调整了5个村庄的党支部班子成员,实施以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村级规范化管理,村级班子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年内涌现出即墨市级党支部和“五个好”党支部15个。完善了“决策目标、执行责任、督查考核”三位一体的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机制和层级清晰的责任体系,在全街道形成了千方百计抓落实、全力以赴搞突破的良好发展氛围。
   加工大户~青岛亚是加食品有限公司 青岛亚是加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中日合资企业,成立于1994年10月,位于即墨烟青路300号,占地30.12亩,拥有职工500余人,注册资本573万美元,资产总额1.95亿元。该公司以加工生产冷冻蔬菜、水产品、农副土特产品、调理食品为主,其中75%左右的产品出口日本。006年加工蔬菜、水产等1万余吨,实现销售收入3.07亿元人民币(其0口收入2.21亿元),盈利1250万元,上交各种税金1100万元。该公司从“严格质量求信誉,科学管理促发展”的理念出发,在生产上从原料的初种植、养殖到收购加工,实行一条龙管理,确保原料环保,产品;在内部管理上,实行科学化、人性化管理,率先使用各种的管理软件,为工人缴纳养老劳动保险、住房公积金,充分调动了工人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环秀街道地图 查看地图大图

来说一句吧 (0人参与,0条评论)
请登录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指南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给我们留言 | 投稿指南
COPYRIGHT @ 2001-2017 CNlinf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商:深圳市兴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