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级镇简介

七级镇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的一个镇,地理位置属于华东地区,行政代码是370282108,座机区号为0532,邮政编码为266000,辖区面积为65.86km,2016年最新统计常住人口约为约3.51万人,平均人口密度为533人/km,车牌号码前两位是鲁B,身份证前6位是370282。

七级镇市行政区划

区域名称 行政代码 面积 简介
七级镇 370282

七级东北村村庄由来据张姓祖曾记载,明朝永乐二年(即公元1404年)张姓由陕西临,狭道县西门外迁来居住,后丁姓搬来逐渐成为村部,为啥叫七级无从考究。因七级东北村居住在七级村的东北角人民公社时就根据座落方位定为东北村,以丁姓为主要居住人口。政区人口本村委会位于七级镇驻地东北角,东靠河

七级东北村 370282

七级东北村村庄由来据张姓祖曾记载,明朝永乐二年(即公元1404年)张姓由陕西临,狭道县西门外迁来居住,后丁姓搬来逐渐成为村部,为啥叫七级无从考究。因七级东北村居住在七级村的东北角人民公社时就根据座落方位定为东北村,以丁姓为主要居住人口。政区人口本村委会位于七级镇驻地东北角,东靠河

张李庄村 370282

张李庄村村庄由来张李庄村在洪武年间由任、孙二姓迁入立村。村名孙家埠,在清初因七级之南,由于村庄小,后又称为小庄村,属胶州管辖,1949年归即墨县管辖。1982年改村名为张李庄村。政区人口村庄位于镇驻地之南1公里,有三条主要交通干线,可见交通方便,经济繁荣。村庄总面积1900亩,其

北住村 370282

北住村村庄由来明末清初由云南省北迁,迁至山东即墨七级以西,立村为北住村。政区人口位于北赵公路西部,西靠通往移风店镇公路的东西,村居紧靠北赵公路,村东、村西、村前有规划道路及林网,交通极为方便。全村占地总面积3180亩,其中耕地面积2600亩。有居民住户413户,人口1276人。经

湍湾西南村 370282

湍湾西南村村庄由来据碑文记载,此村建于唐代,侯姓最早居此,明代史姓,巩姓及王姓相继迁来,此村西北西南东南三面突起,雨水逆流汇入村中,向东北注入小月河,流势湍急、故名湍湾。湍湾共分五个自然村,我村在西南方向取名湍湾西南村。政区人口位于东七级2.5公里蓝烟铁路东阴历四、九逢集、总面积

湍湾石硼村 370282

湍湾石硼村村庄由来唐朝年间,候姓最早居此,明代史姓、巩姓及诸王姓相继迁来,因村西北、西南、东南三面突起。雨水逆流汇入村中,向东拆北注入小月河,流逝湍急故名湍湾村后又分为五个自然村,因此处地下石头丰富,正位于石硼顶,以地貌取名“湍湾石硼村”。政区人口位于七级镇最东部,蓝烟铁路湍湾站

湍湾东街村 370282

湍湾东街村政区人口东街村委会是湍湾村的一个行政村,座落在湍湾村的东北角,西靠大街村委会,南靠石硼村,村东近靠太祉庄大路,总面积2700亩,其中耕地面积1709亩,有居民218户,人口590人。经济状况东街是一个农业为主的村,全村95%的农民以种植为经济主要收入。个体私营企业有两家

湍湾大街村 370282

湍湾大街村村庄由来建于唐代,候姓最早居此。明代史姓、巩姓及王姓相继迁来。此村西北、西南、东南三面突起,雨水逆流江入村中,向东拆此洼入小月河,流势湍急,故称湍湾。而居因材大管理方便,又分为湍湾西北、西南、石硼、大街、东街五个行政村。政区人口位于蓝烟铁路东面,西距七级镇政府驻地2.5

西七级西村 370282

西七级西村村庄由来明朝永乐年间由云南迁来4人,分别姓“孙、袁、曹贺、”住下后他们上北寺玩时发现寺里有碑,碑文里有句七级履土,事后他们商定村名为“七级村”过了段时间听说东边也有个“七级村”于是俩村认定为“东七级村”和“西七级村”。政区人口全村有耕地1500亩,人口1170人,位于流

七级西北村 370282

七级西北村村庄由来明朝永乐二年,天下大乱,各地逃难人土颇多,于此时丁世祖带两子由诸城藏马山迁于七级居住。后有张姓迁入。解放前七级原属胶州,四周村落全属即墨宛如海中孤岛解放后划归即墨。据老年人讲七级原名为七级是根据地理入挂所定,此处地方七面进水一面出水。出水出为北门,所以定名为七及

前吕戈庄村 370282

前吕戈庄村村庄由来明朝永乐年间,杜氏家族和史家族结伴自云南迁来吕戈庄村前200米建村定居,因不是一个姓氏,以位置定名为前吕村。政区人口前吕村位于即墨市公路北赵路段东侧,北距流浩河大桥一华里,西距青沙国道三公里,东距七级镇政府驻地三公里,全村总面积1400亩,其中可耕地1080亩,

七级东南村 370282

七级东南村村庄由来始建于明朝,永乐二年(即公元一四零四年)张氏由陕西省,临洮府,狄道县迁小民来胶州东七及(级)居住,得名为东七级,有人说了氏与张氏居住此处,原本来有张氏在村后居住,丁氏在村前居住,有看地理之人说,张氏不能在村后居住会涨到,请丁氏到村后居住,以丁住张氏,七级村在解放

青中埠村 370282

青中埠村村庄由来始建于明朝初年,当时有刘、安、杨、吴、高、徐等姓氏,明初在此设屯,垦种以供军需,据传唐代有赵、刘二将军在此病故,筑家在此,筑成土埠又称大埠又称青家埠,村名由此而得。于1930年前后演变为青中埠。政区人口村庄位于东七级南偏西3公里处,东有中间埠,西有小欧,南张王庄。

桑家埠村 370282

桑家埠村村庄由来清顺治元年,王姓从王戈庄,张姓从七级,陈姓从水中迁来,建村,以姓氏取名为三家埠,又三角埠,后改为桑家埠。政区人口位于七级镇东南部,距镇驻地25公里,总面积3094亩,其中耕地面积2294亩,有居民300户,人口1020人。经济状况招商引资是村经济发展的重点,引进大

丰享庄村 370282

丰享庄村村庄由来清顺治年间,由八里庄郑姓迁来建村。因归属胶州三区丰享庄所管,后改名为丰享庄村。政区人口位于七级镇最南部。南接王蓝路,北邻蓝烟铁路。总面积2600亩,其中耕地面积1579亩,由村民260户,人口816人。经济状况村庄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经济增长为工作重点,大

湍湾西北村 370282

湍湾西北村村庄由来建于唐代,候姓最早居此,明代史姓巩姓及诸王姓相继迁来,此村西北、西南、东南三面突起,雨水逆流江入村中,向东拆北坠入小月河流势湍急,故称湍湾,后因村大管理方便又分为湍湾西北、西南、石硼、大街、东街五个行政村。政区人口位于蓝烟铁路东面,西距七级镇政府驻地2.5公里东

綦家埠村 370282

綦家埠村村庄由来无史料,无从考就。政区人口位于七级镇辖区东端,北依流浩河与小月河,东与湍湾村相邻,新修青银高速公路贴村后而过,距镇驻地2公里,总面积560亩,其中耕地450亩,现有居民103户,人口306人。经济状况该村是典型的传统农业种植村,村民祖辈以粮食种植为主业,近年来,随

七级西南村 370282

七级西南村村庄由来明朝永乐二年,张姓由山东省临府狄道县迁至胶州七级居住。丁姓也随之迁来,当时村名为“七级庄”,因此庄在西七级以东而得名为东七级自然村,1961年3月份为四个行政村,本村因位于东七级村的西南角而得名七级西南村,是七级镇人民政府的所在地。政区人口位于青沙国道以东7公里

南张院村 370282

南张院村村庄由来明永乐二十年(1404)年王姓迁于张家寺院南1公里处立村,后有乔姓等相及迁来落户,称南张院村。政区人口位于东七级西南7公里,清沙308公路西侧1公里处,距蓝村火车站以北7公里,在远近闻名的大沽河东岸,西临胶州室矫戈庄地界,全村总面积3000余亩,其中耕地面积221

八里庄村 370282

八里庄村村庄由来明弘治年间(1488年-1505年)李、袁、陈姓等迁此地,因距南泉镇挪城村(原系古城后迁移)八华里,称八里庄。政区人口位于七级镇驻地南三公里总面积2200亩,其中耕地面积1700亩,有居民260户,人口806人。经济状况村庄有个体运输23家、规划建设养殖小区二处,

张王庄村 370282

张王庄村村庄由来位于东七级偏西3公里处,清顺治时(1644年-1661年),王姓来此立村,称王家庄。后王姓最多,村名仍沿用。此村曾属胶县。1949年正式划归即墨县。1980年地名普查时,更名为张王庄。政区人口总面积1281亩,其中耕地面积1088亩,有居民241户,人口704人。

泉庄村 370282

泉庄村村庄由来明朝150年始建有魏、赵、徐、郭四姓迁入继有张、辛、胡、刘梁、王、钟、贾姓迁入,以泉水多而取名泉庄截止1936年全村共有124户。政区人口位于七级镇南部与蓝村南泉相邻,距镇驻地4公里,蓝烟线西侧,实际人口1130人,310户。经济状况村庄主要生产无公害蔬菜,马铃薯,

谢家屯村 370282

谢家屯村村庄由来谢家屯村原名“御甲屯”是“御甲归田,化剑为梨”祈福和平的意思,后改谐音:谢家屯。清乾隆初年立村。政区人口位于七级镇最南端,蓝烟铁路线以北,距镇政府驻地5公里,与南泉镇接壤。总面积850亩,其中耕地面积710亩,居民120户,总人数380人。经济状况长久以来,村庄经

小欧戈庄村 370282

小欧戈庄村村庄由来清周治四年(1865年)秋大水沽河堤坝,大欧戈庄到积水,吴姓数户迁到村东北1公里处安居,称小欧戈庄。政区人口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4公里,全村户数119户,总人口383人耕地总面积515户。经济状况本村对外加工鞋业40余户,养殖小区二个,养优良猪1000头,冷暖大棚

大欧戈庄村 370282

大欧戈庄村村庄由来宋朝年间,欧艳芳带人由云南迁往山东,在此定居建村取名大欧哥庄村,简称为大欧村。政区人口位于青沙公路东侧,四周环水驻地5公里,南与蓝村镇相接,全村总面积3800亩,其中耕地面积1961亩,有居民466户,人口1475人。经济状况本村以历代租赁3艺为主,全村形成了制

西七级东村 370282

西七级东村村庄由来明永乐时(1403-1424)孙、曹、贺、袁四姓迁来此地。据称因村后有七级浮屠而得名七级,后与东七级区别改名为西七级,后又分为东西两村,东部为西七级东村。政区人口位于七级镇政府驻地西北部3.5公里处,流浩河南岸,东接赵移路,南接郭城路,总面积3300余亩,其中耕

中张院村 370282

中张院村村庄由来中张院村位于七级西南7公里,大沽河东岸,明成化时(1465-1487),朱姓迁至北张院南0.3公里处立村,因位于南北张院之间称为“中张院”。政区人口本村庄位于青沙公路西2公里处,距政府驻地8公里,总面积1766亩,其中耕地面积1488亩,有居民454户,人口167

中间埠村 370282

中间埠村村庄由来明天启年间梁姓由云南迁来建村,因座落青中埠和桑家埠中间,故取名中间埠村。政区人口村庄座落居镇政府南1.5公里。总占地面积820亩。耕地面积690亩,村民130户,人口410人。经济状况村委发展的重点市招商引资和农业生产。全村有绣花妇女36人,鞋帮加工户25户。建筑

毛子埠村 370282

毛子埠村村庄由来传说帽子埠村开始汪姓来安居在现在毛子埠村西北200米处,当时此地比较高,像帽子形,因此就叫帽子埠,以后汪姓绝户,又来一崔姓安居在现毛子埠木材市场东侧,不知住多少年又迁走,以后赵姓迁来居住在毛子埠中心街南侧,李姓迁来居住在中心街北测传说在当时载有三棵树长德银像帽子,

康家庄村 370282

康家庄村村庄由来村内有两大姓氏,康姓由明朝永乐四年,距今600余年,由贵州迁来,先迁为依取名为康家庄村,周姓由清朝乾隆年间距今约300年由胶州市胶戈庄迁来。政区人口村庄位于青沙路东侧,近靠大沽河南坝,村南有移康路联近,村庄有耕地470亩,人口474人。经济状况交通特别优越十分方便

西龙湾头村 370282

西龙湾头村村庄由来明朝中间期间,先有迟、程、康、王四姓人家来此落户,后有乔、马两姓,因村西北有湾名曰龙湾,建村时建于湾东头,所以取名龙湾头。政区人口位于七级镇西北部,坐落于即墨、平度、胶州三市交界处,距镇政府4.8公里,西于青平路相接,总面积3000亩,其中耕地面积1840亩,有

北岔河村 370282

北岔河村村庄由来明朝永乐年间,乔姓由云南迁徙来此并立村,因所立村前,有中岔河、南岔河二村,且此两村示为乔姓为主,故取名为北岔河。政区人口该村位于七级镇政府驻地之西北,大沽河东岸。南与中岔河(现为南岔河,因南、中岔河已并为一村)西隔大沽河与平度、胶州市相望,北依流浩河,东与本镇前吕

中岔河村 370282

中岔河村村庄由来明朝永乐二年,乔氏祖“监”由云南省大槐树村迁来,建村因靠大沽河、流浩河汇流处,取名“岔河村”因后人分家立户,分为三个岔河,先有南岔河、北岔河、中岔河,1958年后响应政府号召,将南岔河、中岔河合并为一个自然村。政区人口位于七级镇西部四公里处,西靠大沽河北靠流浩河总

后吕戈庄村 370282

后吕戈庄村村庄由来明永乐时(1403-1424年间)吕姓来此立村,称吕哥庄,以后前吕戈庄形成后,该为后吕戈庄,宣德时(1426-1435年)隋姓迁来。政区人口村庄位于七级镇西北部3公里处,靠流浩河南岸,北临流浩河,西邻移康公路,全村总面积1800亩,其中耕地面积1400亩,有村民

北张院村 370282

北张院村村庄由来明朝成化年间1462年至1465年由高、姜、吕、迟、于五姓氏从云南吉时街迁居落于南张院村北-公路立为北张院村。政区人口位于七级镇政府西六公里,青沙路西1.5公里,座落近靠大沽河东岸,总面积1500亩,其中耕地面积1168亩,有居民300户974人。经济状况招商引资

七级镇详细介绍

  七级镇位于即墨市西北部、大沽河东岸。辖34个行政村,人口3.51万人,面积65.86平方公里。经济以农业为主,高效农业呈多元化发展。2001年,蔬菜、瓜类种植面积达万余亩,总产5.29万吨,远销上海、南京等地;全镇共建养殖小区14处、养殖场70个;拥有中国北方的生猪交易市场,年交易生猪60余万头,交易辐射面达河南、安徽等11个省、140多个县(市),日宰杀生猪1400余头,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全国菜篮子工程鲜活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
还有3个地名与七级镇同名:
  •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七级镇地图 查看地图大图

    来说一句吧 (0人参与,0条评论)
    请登录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指南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给我们留言 | 投稿指南
    COPYRIGHT @ 2001-2017 CNlinf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商:深圳市兴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