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东镇简介

普东镇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的一个镇,地理位置属于华东地区,行政代码是370282118,座机区号为0532,邮政编码为266000,辖区面积为90km,车牌号码前两位是鲁B,身份证前6位是370282。

普东镇市行政区划

区域名称 行政代码 面积 简介
普东镇 370282

梁家荒村村庄由来在下普东东南5公里处。据传:此地本是梁家疃(今长直乡张戈庄一里村)梁家的牧场,场中有一井。清康熙时(1662-1722),张姓来此临井立村,取名梁家荒。《即墨县乡土志》标有此名。政区人口全村有耕地面积780亩。2006年,全村共有93户,总人口为271人,其中劳动

梁家荒村 370282

梁家荒村村庄由来在下普东东南5公里处。据传:此地本是梁家疃(今长直乡张戈庄一里村)梁家的牧场,场中有一井。清康熙时(1662-1722),张姓来此临井立村,取名梁家荒。《即墨县乡土志》标有此名。政区人口全村有耕地面积780亩。2006年,全村共有93户,总人口为271人,其中劳动

长直村 370282

长直村村庄由来在即墨县城西北13公里,流浩河南岸。明万历《莱州府志》载:灵山乡有长直社。长直集是即墨十三乡集之一。故长直之建村应很久远。《中国地名大词典》列有《长直》专条。据传:长直村曾东西迤逦八里,村东一庙名长直院,故名村为长直。明永乐时(1403-1424),邱氏、赵氏迁居此

展家屯村 370282

展家屯村村庄由来明永乐时(1403-1424),浮山所派展姓来此设屯垦荒,以供均需。此屯垦区称展家屯。清雍正十二年(1734),划归即墨县福海乡葛埠社。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村中小板桥改建为拱桥(旧称法券桥),村名改称法券桥。《即墨县乡土志》标此村为展家屯。明中期,展家屯展

法券桥村 370282

法券桥村村庄由来明永乐时(1403-1424),浮山所派展姓来此设屯垦荒,以供均需。此屯垦区称展家屯。清雍正十二年(1734),划归即墨县福海乡葛埠社。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村中小板桥改建为拱桥(旧称法券桥),村名改称法券桥。《即墨县乡土志》标此村为展家屯。政区人口全村有耕

王家疃村 370282

王家疃村村庄由来在下普东西偏北3.4公里才。据传:此村原名陈家庄,建村历史颇久。明永乐二十年(1422),王氏八世祖自鳌山卫迁居此庄,经世历代,备受陈姓排挤。一日,陈姓挖沟排水,掘毁王姓耕地,挑起两姓械斗。王姓为首者被判充军。途中,遇王姓在京大员,经问明情由,当即将诸人释放回里。

曲家屯村 370282

曲家屯村村庄由来在下普东西3.5公里处。据传:明永乐时(1403~1424),谢、温、毕、李、江等姓来此立村,取吉祥嘉言,定村名为兴隆疃。建国前,此村尚存有光绪初年为纪念庙宇落成而铸的大钟,钟上铸有兴隆疃字样。光绪末年,曲姓在此村占优势,改称曲家屯、《即墨县乡土志》标有此名。政区

唐李屯村 370282

唐李屯村村庄由来唐家屯和李家屯合并而成。唐家屯在下普东之西2.5公里处。李家屯在唐家屯东0.3公里处。据传:明末,唐姓、李姓迁来此地。因处军屯区,各以姓氏加“屯”字名村。清乾隆《即墨县志》载,李家屯是浮山所所领九屯之一。后来两村合并称唐李屯。政区人口全村有耕地面积766亩。200

衣家屯村 370282

衣家屯村村庄由来在下普东西偏北2.5公里处。清乾隆时(1736~1795),衣永宏由鳌山卫迁此地立村。因此地原是屯区,衣氏原系军户,故称衣家屯。政区人口全村有耕地面积447亩。2006年,全村共有51户,总人口为149人,其中劳动力人数有110人。经济发展2006年,全村粮食总产

葛埠村 370282

葛埠村村庄由来在下普东西北1.5公里才。明万历《即墨志》载,葛埠社属福海乡。葛埠村,明代即以之为社名,证明其历史古老。据传:明永乐时(1403-1424),孙、关两姓由云南迁来定居,因村西有一葛类滋生的一丘埠得名。政区人口全村有耕地面积2404亩。2006年,全村共有297户,总

南孙唐庄村 370282

南孙唐庄村村庄由来在下普东西南2.5公里处。据传:此村原名唐家庄。明初,楼子疃孙氏迁来,因唐姓日以萧条,改称孙唐庄。明末,历城孙氏迁来。《即墨县乡土志》标有孙唐庄。今此村分为东孙唐庄、西孙唐庄、南孙唐庄。政区人口全村有耕地面积1301亩。2006年,全村共有207户,总人口为61

草场村 370282

草场村村庄由来在下普东北偏东3.4公里处。明初,大嵩卫在此设屯垦荒,以供军需。当时久经战乱之余,此处是一片荒草,故称草场屯。清雍正十二年(1734),撤大嵩卫,草场划归即墨县福海乡清泉社。此后,村名逐渐省去屯字。同治《即墨县志》标作草场。政区人口全村有耕地面积2225亩。2006

普西村 370282

普西村村庄由来清乾隆《即墨县志》载:普东屯是大嵩卫所领二十九屯之一,是明初驻军屯垦之区。当系因靠近普东而得名。自清雍正十二年(1734),普东屯并入普-后,逐渐改称下普东。传说中明永乐时,从云南迁来的彭、叶、唐、单四姓,应均是建屯的军户。今此村分为普东、普西。政区人口全村有耕地面

八宝庄村 370282

八宝庄村村庄由来在下普东北偏东3.4公里处。据《张氏族谱》载:明嘉靖时(1522-1566),张氏由草庄迁来定居,建村伊始,村名未定,遇知县过此,众请命名,适值八鸨落地,故得名八鸨(宝)庄。清同治《即墨县志》标有此名。政区人口全村有耕地面积1600亩。2006年,全村共有210户

普东村 370282

普东村村庄由来清乾隆《即墨县志》载:普东屯是大嵩卫所领二十九屯之一,是明初驻军屯垦之区。当系因靠近普东而得名。自清雍正十二年(1734),普东屯并入普-后,逐渐改称下普东。传说中明永乐时,从云南迁来的彭、叶、唐、单四姓,应均是建屯的军户。今此村分为普东、普西。政区人口全村有耕地面

洪沟村 370282

洪沟村村庄由来是南洪沟、北洪沟合并而成。北洪沟在下普东南1.2公里处。据传:明天启时(1621-1627),蔡、苟、董等姓在此佃种黄姓的土地,故称黄家庄子。后土地为孙、刘、宋等姓购得,因桃源河上游(又称洪沟)流经村中,改村名为洪沟。《即墨县乡土志》标有此名。曾发展为两个村,河北称

侯家屯村 370282

侯家屯村村庄由来在下普东以东偏北4公里处,原民堠北屯。明初,浮山所在此设屯垦种,以供军需。堠,是堆筑或自然形成用以瞭望敌情或标志里程的高地。此屯因位于一堠之北而得名。明万历时(1573~1619),孙姓、乜姓迁来,后演变为侯北屯。清雍正十二年(1734)撤浮山所,并入即墨县福海乡

傅家屯村 370282

傅家屯村村庄由来在下普东东南4.8公里处。明初,大嵩卫在此设屯垦种,以供军需,因军户多傅姓,故称傅家屯。政区人口全村有耕地面积978亩。2006年,全村共有176户,总人口为601人,其中劳动力人数有316人。经济发展2006年,全村粮食总产量达到608吨,经济总收入为569万元

桃杭村 370282

桃杭村村庄由来在下普东东南2公里处。据传:明末,王、胡、阎、邵四姓先后由田村、流亭洼、桃林、果园等地逃荒至此立村,称逃荒村。后谐音改称桃杭。同治《即墨县志》标有此名。政区人口全村有耕地面积784亩。2006年,全村共有120户,总人口为378人,其中劳动力人数有200人。经济发展

钟家街村 370282

钟家街村村庄由来明万历《即墨志》载:普-属福海乡。普东村是普-社名的本源,应系明前建村。明永乐时(1403-1424),常、宋、连、钟四姓相继迁于此地。自普东屯改称下普东后,此村逐渐改称上普东。上、下系因地势高低而分。今分为常家街、王家街、钟家街、赵家街4个行政村。上普东之名最早

赵家街村 370282

赵家街村村庄由来明万历《即墨志》载:普-属福海乡。普东村是普-社名的本源,应系明前建村。明永乐时(1403-1424),常、宋、连、钟四姓相继迁于此地。自普东屯改称下普东后,此村逐渐改称上普东。上、下系因地势高低而分。今分为常家街、王家街、钟家街、赵家街4个行政村。上普东之名最早

王家街村 370282

王家街村村庄由来明万历《即墨志》载:普-属福海乡。普东村是普-社名的本源,应系明前建村。明永乐时(1403-1424),常、宋、连、钟四姓相继迁于此地。自普东屯改称下普东后,此村逐渐改称上普东。上、下系因地势高低而分。今分为常家街、王家街、钟家街、赵家街4个行政村。上普东之名最早

常家街村 370282

常家街村村庄由来明万历《即墨志》载:普-属福海乡。普东村是普-社名的本源,应系明前建村。明永乐时(1403-1424),常、宋、连、钟四姓相继迁于此地。自普东屯改称下普东后,此村逐渐改称上普东。上、下系因地势高低而分。今分为常家街、王家街、钟家街、赵家街4个行政村。上普东之名最早

任家屯村 370282

任家屯村村庄由来在下普东东侧南3.4公里处。南部原为任家屯,北部原为堠南屯,都是明初浮山所所设的军屯。任家屯因军户多任姓得名。清雍正十二年(1734),任家屯和堠南屯并入即墨县福海乡清泉社。此后两屯毗连为一,堠南屯之名逐渐不用。同治《即墨县志》标有此名。政区人口全村有耕地面积15

东孙唐庄村 370282

东孙唐庄村村庄由来在下普东西南2.5公里处。据传:此村原名唐家庄。明初,楼子疃孙氏迁来,因唐姓日以萧条,改称孙唐庄。明末,历城孙氏迁来。《即墨县乡土志》标有孙唐庄。今此村分为东孙唐庄、西孙唐庄、南孙唐庄。政区人口全村有耕地面积2713亩。2006年,全村共有310户,总人口为95

杨家村 370282

杨家村村庄由来在长直东北1公里,流浩河北岸。明永乐时(1403-1424),张氏迁来此地立村,称张家村。明宣德时(1426-1435),杨氏迁来。至万历年间(1573-1619),因杨氏财大势盛,改称杨家村。后杨姓绝,张姓、孙姓繁衍,村名沿用。同治《即墨县志》标有此名。政区人口全

赵家村 370282

赵家村村庄由来明永乐时(1403-1424),赵氏迁至长直流浩河对岸立村,称赵家村。后赵姓无,宋姓、邱姓繁衍,村名沿用。政区人口全村有耕地面积948亩。2006年,全村共有176户,总人口为577人,其中劳动力人数有301人。经济发展2006年,全村粮食总产量达到569吨,经济总

前进村 370282

前进村村庄由来是前王家庄、后王家庄、蛇埠头、杜家庄、岔河、小油坊6个村合并而成。前王家庄在长直西北1.6公里处。据传:明永乐十二年(1414),王氏兄弟迁来此地立村,称王家庄。后发展为两村,在南者称前王家庄,在北者称后王家庄。蛇埠头在长直西北1.2公里处。据传:明永乐时(1403

范西村 370282

范西村村庄由来是从大范戈庄村分出来的。大范戈庄在长直西2.5公里,流浩河南岸。村北河岸有温泉,水温而甘冽,冬月不冻,旱天不涸。近经疏浚,以供饮用和灌溉。西汉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封刘安国为温水侯,封地当在附近。范戈庄之名何时形成,待考,当系以姓名村。其东部原称道口村,系明初宫

范东村 370282

范东村村庄由来是从大范戈庄村分出来的。大范戈庄在长直西2.5公里,流浩河南岸。村北河岸有温泉,水温而甘冽,冬月不冻,旱天不涸。近经疏浚,以供饮用和灌溉。西汉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封刘安国为温水侯,封地当在附近。范戈庄之名何时形成,待考,当系以姓名村。其东部原称道口村,系明初宫

道口东村 370282

道口东村村庄由来是从大范戈庄村分出来的。大范戈庄在长直西2.5公里,流浩河南岸。村北河岸有温泉,水温而甘冽,冬月不冻,旱天不涸。近经疏浚,以供饮用和灌溉。西汉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封刘安国为温水侯,封地当在附近。范戈庄之名何时形成,待考,当系以姓名村。其东部原称道口村,系明初

小范戈庄村 370282

小范戈庄村村庄由来据传:明成化时(1465-1487),刘姓迁至范戈庄南1公里处立村,称小范戈庄。村周围有生物化石区。同治《即墨县志》标有此名。政区人口全村有耕地面积1300亩。2006年,全村共有130户,总人口为450人,其中劳动力人数有281人。经济发展2006年,全村粮食

张戈庄六里村 370282

张戈庄六里村村庄由来在长直南5公里,流浩河支流待清河东岸。此村为明福海乡清泉社的中心,各张戈庄中之最先形成者,其建村年代应很久远,或系以姓氏名村,但来历已不可考。据传,自明永乐时(1403-1424)起,在张戈庄(六里)内,先后形成了车家街、戴家街、刘家街、彭家街、西南街等区段。

张戈庄四里村 370282

张戈庄四里村村庄由来明永乐以来,张戈庄待清河西先后形成了张家街、王家街、吕家街,均属于张戈庄的区段,特称张戈庄河西。1946年划为张戈庄四里。政区人口全村有耕地面积1293亩。2006年,全村共有180户,总人口为610人,其中劳动力人数有270人。经济发展2006年,全村粮食总

张戈庄三里村 370282

张戈庄三里村村庄由来明永乐以来,李姓迁至张戈庄西南0.5公里处建村,称李家疃。后李姓绝,赵姓旺盛,改称赵家疃,对外称张戈庄。1946年,划为张戈庄三里。村南有龙山文化遗存。政区人口全村有耕地面积847亩。2006年,全村共有140户,总人口为385人,其中劳动力人数有200人。经

潘家屯村 370282

潘家屯村村庄由来在下普东西偏北4公里处。明永乐时(1403~1424),鳌山卫派百户潘升率军在此设屯垦荒,以供均需。此屯垦区称潘家屯。清雍正十二年(1734),划归即墨县福海乡葛埠社。政区人口全村有耕地面积2733亩。2006年,全村共有360户,总人口为1046人,其中劳动力人

小店村 370282

小店村村庄由来在长直东北2公里,流浩河南岸。明永乐十二年(1414),任、龙、田等姓七户迁来此地。当时往来莱州、即墨间,沿驿路经长直迂回较大,因此轻装行人多取捷径经由此村。此村居民多兼营小店,因以名村。清康熙时(1662-1722),宋姓迁来繁衍。同治《即墨县志》标有此名。政区人

西孙唐庄村 370282

西孙唐庄村村庄由来在下普东西南2.5公里处。据传:此村原名唐家庄。明初,楼子疃孙氏迁来,因唐姓日以萧条,改称孙唐庄。明末,历城孙氏迁来。《即墨县乡土志》标有孙唐庄。今此村分为东孙唐庄、西孙唐庄、南孙唐庄。政区人口全村有耕地面积2255亩。2006年,全村共有256户,总人口为84

姜家村 370282

姜家村村庄由来在长直东北1.5公里处。据传:明永乐二年(1404),姜姓来此地立村,称姜家庄。同治《即墨县志》标有此名。政区人口全村有耕地面积1675亩。2006年,全村共有212户,总人口为680人,其中劳动力人数有380人。经济发展2006年,全村粮食总产量达到958吨,经济

宋家庄村 370282

宋家庄村村庄由来在长直东北1公里处。据传:明永乐时(1403-1424),宋姓来此地立村,称宋家庄。《即墨县乡土志》标有此名。政区人口全村有耕地面积461亩。2006年,全村共有98户,总人口为305人,其中劳动力人数有140人。经济发展2006年,全村粮食总产量达到313吨,经

王家村 370282

王家疃村村庄由来在下普东西偏北3.4公里才。据传:此村原名陈家庄,建村历史颇久。明永乐二十年(1422),王氏八世祖自鳌山卫迁居此庄,经世历代,备受陈姓排挤。一日,陈姓挖沟排水,掘毁王姓耕地,挑起两姓械斗。王姓为首者被判充军。途中,遇王姓在京大员,经问明情由,当即将诸人释放回里。

尹家村 370282

尹家村村庄由来明永乐时(1403-1424),宋姓傍长直村西端立村,称宋家村。后宋姓绝,尹姓繁衍,改称尹家村。政区人口全村有耕地面积1049亩。2006年,全村共有190户,总人口为620人,其中劳动力人数有302人。经济发展2006年,全村粮食总产量达到771吨,经济总收入为5

抬头四村 370282

抬头四村村庄由来在下普东北偏西4公里处。据《李氏族谱》载:明永乐四年(1404),丁、王、李三家迁来此地定居,因地临一台状高地,定村名为台头,后演变为抬头,含有旧社会农民向往自由幸福的意愿。同治《即墨县志》标作抬头。《即墨县乡土志》标作台头。今分为抬头一村、抬头二村、抬头三村、抬

抬头三村 370282

抬头三村村庄由来在下普东北偏西4公里处。据《李氏族谱》载:明永乐四年(1404),丁、王、李三家迁来此地定居,因地临一台状高地,定村名为台头,后演变为抬头,含有旧社会农民向往自由幸福的意愿。同治《即墨县志》标作抬头。《即墨县乡土志》标作台头。今分为抬头一村、抬头二村、抬头三村、抬

抬头二村 370282

抬头二村村庄由来在下普东北偏西4公里处。据《李氏族谱》载:明永乐四年(1404),丁、王、李三家迁来此地定居,因地临一台状高地,定村名为台头,后演变为抬头,含有旧社会农民向往自由幸福的意愿。同治《即墨县志》标作抬头。《即墨县乡土志》标作台头。今分为抬头一村、抬头二村、抬头三村、抬

抬头一村 370282

抬头一村村庄由来在下普东北偏西4公里处。据《李氏族谱》载:明永乐四年(1404),丁、王、李三家迁来此地定居,因地临一台状高地,定村名为台头,后演变为抬头,含有旧社会农民向往自由幸福的意愿。同治《即墨县志》标作抬头。《即墨县乡土志》标作台头。今分为抬头一村、抬头二村、抬头三村、抬

袁家屯村 370282

袁家屯村村庄由来在下普东北2.6公里处。明永乐时(1403-1424),袁金、袁银兄弟率军驻此地,设屯垦荒,以供均需,此屯垦区称鹚老鸟屯。鹚老又名秃鹰。此屯西南有一水泊,其中有鹚老栖息,屯名因此而得,清雍正十二年(1734),撤大嵩卫,此屯划归即墨县福海乡葛埠社。时袁氏已成为此村

杨家庄村 370282

杨家庄村村庄由来在下普东北4.4公里处。此村原名草庄。据传:明前,宋、王两姓即世居于此。明永乐时,杨姓迁于此村。后杨姓人丁日藩,甲于全村,逐渐改称杨家疃。同治《即墨县志》及《即墨县乡土志》均标此村为草庄。1937年,杨氏编修家谱,称此村为杨家疃。解放后,改称杨家庄。政区人口全村有

张戈庄一里村 370282

张戈庄一里村村庄由来据传,明永乐以来,梁姓迁至张戈庄南1.5公里处立村,称梁家疃,对外亦称张戈庄。至清顺治时(1644-1661),孙姓迁来此村。1946年,划为张戈庄一里。政区人口全村有耕地面积1852亩。2006年,全村共有330户,总人口为1147人,其中劳动力人数有660

普东镇详细介绍

  " 青岛即墨市普东镇,位于山东半岛东南部,东濒黄海,南依崂山,近临青岛,属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年平均降水量750mm,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全镇48个行政村,4.2万人口,面积90平方公里。
   普东镇工业基础雄厚,外引内联发展迅速,已形成了机械、化工、制药、造纸、铸钢、建村等多种行业并举,共同发展的工业格局。全镇共有工业企业116家,其中外资企业15家,固定资产达7亿元,连续多年被即墨市委、市政府评为“外引内联乡镇”。
   普东镇四万人民素以朴实厚道、勤劳善良、民风纯正、热情好客著称,连续多年被青岛市委、市政府评为“精神文明”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乡镇。在新的世纪里,全镇人民正以百倍的热情、优惠的政策,热诚欢迎海内外有识之士前来考察,共创大业,共谋发展,共同描绘灿烂的明天。".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普东镇地图 查看地图大图

来说一句吧 (0人参与,0条评论)
请登录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指南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给我们留言 | 投稿指南
COPYRIGHT @ 2001-2017 CNlinf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商:深圳市兴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